第59章 钱呀钱

推荐阅读:

晨晖小说网 www.chenhuixiaoshuo.net,最快更新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梁母锅里还炖了肉,梁沫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回来了,肉明显是刚买的。家里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不过老两口节俭的习惯几十年养成一时半会也不好改,吃素菜成了习惯,平时就算是买肉也是炒在菜里吃,这么炖一锅的还是挺少的。

    眼看着锅里的肉要出锅了,梁母跟梁沫说:“去你大哥那叫你嫂子他们过来吃饭。”

    大嫂生了两个儿子,长孙小儿妈的宝,梁沫也知道,这是梁母疼爱两个孙子。

    梁沫走到大哥家门口,门开着,明显冷锅冷灶,显然大嫂今天没打算开火。大嫂正在院子里坐着,拿着蒲扇扇着风。看到梁沫,她的眼睛明显一亮。

    “妈让你们过去吃饭。”梁沫说完,大嫂冲着屋内喊了一声,大宝和二宝蹭的一下子就蹦了出来。

    只有大哥有些温吞吞的,脸上的笑容看着有些尴尬。

    梁沫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进了老两口的院子,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刚炖好的肉,颤呼呼的散发着肉香。

    大宝二宝心急地用手就抓了一块肉塞进嘴里,烫的丝丝哈哈的。

    “饿死鬼投胎呀……”大嫂一巴掌拍在大宝脑袋上,又唠唠叨叨的说了不少不好听的话。

    二宝缩着脖子眼巴巴的看着肉碗,也没敢再伸手。

    “人家比我们挣的钱少,都天天能吃肉,你一个月都不做一顿肉吃,抠门。”大宝毕竟大了,还正值叛逆期,一句话顶了回去。

    “人家,人家怎么了,觉得哪家好你去哪家,房子还没盖起来,你以后想不想结婚了。啥钱不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你一分钱不挣,还好意思说话。”大嫂骂着儿子眼睛却看着梁沫,喘了口气又说道:“你以为你跟你小姑家一样,在都城住大房子,开好车,人家那一米房子,都够你盖房子的钱了。”

    “咳……”许是大哥实在听不下去了,咳嗽一声,大嫂用眼睛瞪了大哥一眼。

    “吃饭,吃饭,都好了,吃饭。”梁母招呼着大家开饭,一家人围坐在桌边。

    梁沫本也不怎么馋肉,反而对桌子上野菜感兴趣,大哥一家对着肉使劲,老两口也只是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一盆子肉几乎都让大哥家的人给吃了,连肉汤都让大宝伴着米饭进了肚,倒是一点都没浪费。

    送走大嫂一家,院子里终于又清静了。

    梁父吧嗒吧嗒抽旱烟,大黄狗一如既往的陶醉,梁母收拾完碗筷,出来院子里乘凉。

    梁沫发现,梁母看自己眼神欲言又止。

    “妈,有事?”梁沫主动开了口。

    “我,没事……”梁母想了想,摇摇头。

    “妈,有事你就说。”梁沫看梁母有口难言似得,继续问了一句。

    梁母看看梁父,梁父也没说话,低着脑袋,不知道想什么。老两口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为人和气,就是性格有点软弱。好在村子里的人也没有太霸道的人物,一家子人倒也没吃过什么亏。

    老两口生了大哥,二哥,和梁沫三个孩子,大哥完全就遗传了梁父的性格,老实巴交的耳根子还软。二哥稍微好点,不过也不是那种很有血性的人,梁沫也许是上学上的,眼界比较开,性格虽然不强硬,有些时候主意还挺正。

    说起来,梁家整体下来都是忠厚老实本分的人家。这才有点选择的娶了大嫂和二嫂这两个泼辣精明有名的媳妇。

    梁母见梁父不说话,心知想让梁父开口难上加难,叹了口气,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前些年,村里刚开始开发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办法多包地,那些人现在都盖上了楼,只有咱们家,闲钱供你上了学。你大嫂难免心里埋怨,现在大宝,二宝不小了,用不了多久,也得娶媳妇,家里的房子不够住,想盖房,我和你爸没什么积蓄,你爸去茶山工作的钱,几乎都给了你大哥家。不过你大嫂生了两个男孩,事是好事,就是这房子……”

    梁母没再说下去,梁沫也明白了梁母的意思。

    “你看看要是有闲钱就借你大嫂点,把房子盖起来,听说有的村拆迁,房子多分的也多,到时候家里要是能分楼,大宝二宝一人有一套,结婚也不用愁了。”梁父终于也开了口。

    梁沫听父母这么说,心里也有些难受,当时她毕了业就结婚,上学花了家里那么多钱,却什么都没为家里做过,她怎么就这么不懂事?想到自己那些钱,一天就花了将近一万,原本还以为自己能靠着这些钱过一段安生日子,这么算下来,估计用不了多久都得见底了。

    想是这么想,梁沫脸上还是带着笑。

    “妈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难就算了,省得陈强觉得家里事多。”梁母担心梁沫难做,忙又说道。

    梁沫知道,如果不是老两口实在为难,也不会跟自己开这个口。只是想了想自己那些钱,拿个见面礼还不算什么,帮大哥家盖房子,那些钱也不够呀,就算是够,她以后该怎么生活。

    梁沫是有些为难,她为难的不是心痛钱,而是感觉自己这些钱太少了,相比之下,自己结婚也好,离婚之后也好,过的日子也都算是好的。

    “妈,没事,不过,我这次身边带的钱不多,大哥他们打算什么时候盖房子。”梁沫看看梁母。

    梁母明显松了一口气一样:“也不急,主要看大宝能不能考上大学。”

    听梁母这么说,梁沫也松了一口气,那也就是还有两三年的时间,这两三年,她得想法挣钱,原本想着随便找个工作,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想法是过不成了。

    这么一想,梁沫突然来了精神头。

    回家之后的茫然,好像突然有了目标一样。

    自己这么多年,都没为家里做过什么,现在离了婚,回到家,也不失为一个契机,让家人过的日子滋润点。

    这一晚,梁沫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一夜没怎么睡着觉,满脑子都想着该怎么挣钱。

    一早,吃过饭。

    梁沫就跟老两口打个招呼,坐车进了镇子。

    梁沫在镇子里谁便逛了逛,二哥家的店也算是繁华的路段,那一片都是卖土产的。

    很多游客熙来攘往的,梁沫走来走去,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她只是觉得,闷头想是想不到什么挣钱的方法的。

    看哪家店热闹,梁沫就往哪去凑热闹,也跟着问东问西的。

    好在,她看着也像个游客,问的多了,也没人给她什么白眼。

    逛了一圈下来,梁沫也没找出什么头绪,只是觉得大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这家有的,那家也有,良莠不齐,价格也乱七八糟。有的好东西和不好的东西卖的价格差不多高。

    来这趟街买东西的人,很多是游客,有的人,这家店买点,那家店买点,花的钱不少,真正买的好东西却不多。

    逛到中午,梁沫找到了二哥的门面房。

    一个不大的门脸,里面的东西也是杂七杂八的。逛了不少家店了,格局模式基本都大同小异。

    二嫂正穿着从梁沫那里得来的衣服,一脸的笑意。

    二嫂原本只是觉得从梁沫那里得来的衣服样式新颖,穿出来才知道,不仅仅是样式,价格也不便宜,她亲耳听到有两个外地来的游客,小声嘀咕说她穿的这个衣服是什么新品之类的。

    当然听说当不了真,二嫂又上网去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还真是够贵的,万八块钱呀。

    在得知衣服价格的一瞬间,二嫂就把梁沫想成了一个财神爷,一件衣服万八块钱,那得有多少钱,才能将这么贵的衣服说送人就送人。

    想到这里,二嫂又有点觉得梁沫小气,才给了贝儿一千块钱。

    随便买个衣服花那么钱,好不容易回趟家,才给这个几个小辈,这么几个钱,实在是太吝啬。

    二嫂虽然将梁沫给的衣服当个宝贝穿,可心底还有点嫌弃这是梁沫穿过的衣服,她总觉得梁沫这么有钱,应该送给她一件新衣服才对,怎么说也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就送了一件旧衣服真是说不去。

    人总是越不知足就越不知足,二嫂看见梁沫进了自己店,就想到梁沫兜里有不少钱,琢么着该怎么让梁沫拿出点钱来。虽然没想到好方法,不过和梁沫关系一定要搞好。

    二嫂对梁沫的笑容更灿烂了。

    晚上,从镇子上返回家里,梁沫浑身上下不舒服,总是觉得二嫂热情的有点过。

    又一想,自己长时间不回家,稍微过一点也有情可原,难不成,人家对自己冷漠才是好的。

    一路上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钱那钱,该怎么挣钱呢?

    梁沫觉得自己想钱想的都要疯了。

    下了车,还得往家走一小段的路,身边驶过一辆宝马x7,这种车在自己这个村子里还不多见,车牌竟然是都城的。

    梁沫惊异地看了看车驶的方向,好像是那个院子的方向,能盖那么个院子,开这个车也不稀奇。

    “钱那钱……”梁沫嘀咕着。

    一路心事重重的回到家,梁母正在做饭。

    梁沫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现在朋友圈越来越多做广告的。

    想起今天闲逛一天的结果,梁沫有了想法。

    经过了一夜的简单分析,梁沫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创业模式。

    虽然不知道能否可行,可梁沫感觉无论是什么总要试试。

    听说二哥今天要去进货,梁沫早早就起床赶到镇上。二哥家有一个面包车,专门为了进货用的。

    跟二哥到购买特产的批发市场,相比之下,批发市场更专业化一点,卖什么的就专门卖什么,不似特产一条街那么杂乱。

    梁沫跟着二哥转,听二哥怎么讲价,分辨东西的好坏。

    一晃一个月,梁沫试着自己逛了逛特产批发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拿到店里给二哥看,得到肯定的结果之后,梁沫觉得应该开始启动自己的事业。

    她买了新的智能机,购了新号,建了自己的微店,和其他人微店不一样,梁沫的微店面对的不是自己的朋友圈。

    她面向驴友群,驴友大多都是自驾游,不会被导游拉到指定的购物点,他们更喜欢自己逛。

    梁沫很大一部分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驴友,混到他们qq群,微信群当中。

    当感觉自己所面向的人群足够广泛后,梁沫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宣传。

    她的微店中,不仅仅是出售特产,同时还定期将分辨特产好坏的方法告诉大家。

    梁沫觉得做微店既然不受地里位置的限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长久,想要长久,童叟无欺,价格公道,诚信经营是王道。

    梁沫的价格定位相比杂乱无章的特产一条街的商品来说,更合理,也更透明。

    当然,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宣传过后,她先后被几个驴友群的管理者踢了出来。

    好在,她加的群够多,这些损失不伤筋动骨,影响不大。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人对她这种销售行为的不满,梁沫没有一位的宣传自己的小店,她拍摄了村子里的茶山,小溪,山林,花草,采茶的茶农,具有特色的小吃,甚至还有喜欢在旱烟烟雾里陶醉的大黄狗。

    渐渐的,她发现买东西的人还是没有,却有不少人加她微信,跟她私聊,想要知道照片中这么风景优美的地点是哪里。

    对于这莫名奇妙的意外收获,梁沫反而又有了新的创意。

    现在有不少的农家乐,她们这个镇子里也有不少,只不过那些村子离镇子比较近,不像她家这里这么偏僻。

    当然偏僻也有好处,这种原色原味更符合驴友的爱好。

    看了看自己院子,还有两个空余的房间。

    梁沫出钱让母亲找人把房子刷了,又买了新床,新电视,还安装了村里很少有人用的空调。

    老两口虽然不明白梁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想着女儿从大城市来,做什么都有道理。

    到是大嫂三天两头来一次,看着新屋子眼睛闪闪发亮,嘴上没少说想让大宝和二宝搬过来住。对于大嫂的想法,梁沫乐呵呵的不吭声,见梁沫不回应,大嫂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硬是让两个儿子住这里。

本站推荐:

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晨晖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了了是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了了是我并收藏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